一个山村的麦香与书香

作者: 张中坡2017年10月16日来源: 南阳日报现代散manbet

麦梢黄、樱桃红的时节,我不禁想起了“麦香”与“书香”这两个与生活和心灵有关的词语。

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,“麦香”与“书香”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,一种是乡野农村的味道,一种是优雅闲适的味道;一种是农夫们期盼收获时的感觉,一种是书生们品读manbet字时的体味;一种是物质生活的气味,一种是精神生活的气味。“麦香”应该在阔大的田野上漂荡,“书香”应该在幽闭的书房中弥散。

身处底层,这些年我在不少乡村游走,竟然发现“麦香”与“书香”也能很好地融合,它们融合在南阳盆地北部一个名叫东大麦沟的村庄里,它们融合在东汉王朝时期高凤流麦读书的执着或曰痴呆的故事中。

东大麦沟村北靠老青山,南依漂麦河,山水形胜,自然天成。颇具manbet化和诗学的意味。这就绕不过一个名叫高凤的东汉大儒。高凤流麦读书的故事,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高凤》《东汉观记》《初谭集》等书中均有记载。据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高凤》记载:“高凤字manbet通,南阳人也。少为书生,家以农亩为业,而专精诵读,昼夜不息。妻常之田,曝麦于庭,令凤护鸡。时天暴雨,而凤持竿诵经,不觉潦水流麦。妻还怪问,凤方悟之。其后遂为名儒,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。”西唐山当地人称老青山。因了高凤流麦的故事,东大麦沟村的村名才名副其实,才真正充溢着麦香味和书香味;东大麦沟村前的河流也由此名为漂麦河,一河的流水也因高凤当年读书的故事而漂满了麦香和书香。对高凤这种忘我读书的精神,唐代诗人韦应物在《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》一诗中不无感叹和赞赏地写道:“流麦非关忘,收书独不能。”

高凤潜心读书,非关升官发财,非关沽名钓誉,而是纯为修身养性、自我完善,甚至为了拒绝出仕,不惜自污名声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高凤》载:“东汉高凤,字manbet通,执志不仕,太守连召请,恐不得免,自言本巫家,不应为吏,又诈与寡嫂讼田,遂不仕。”隐居青山绿水之间,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,让山村的穷孩子也能有求学读书的机会,让麦香和书香一起在大山深处流传不息,让高凤最初的读书目的和人生履历显得是那样的清亮和纯粹。

数百年后,唐朝的隐者元丹丘因慕高凤之名来到大青山隐居,李白曾与元丹丘在此一起游玩、一起喝酒、一起论道,并写下了诸多记载这种神仙般生活的诗篇。其中,李白在《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》一诗中写道:“寂寂闻猿愁,行行见云收。高松来好月,空谷宜清秋。溪深古雪在,石断寒泉流。峰峦秀中天,登眺不可尽。丹丘遥相呼,顾我忽而哂。遂造幽谷间,始知静者闲。”石门即老青山两山对峙之处。此诗把老青山之幽之美写得淋漓尽致,把两人相处甚欢的场景写得生动传神。由此,老青山中又洋溢着浓郁感人的友情、诗情,历经千年,纯度不变,愈来愈让后人艳羡。

这些年城市在变化,乡村在变化,东大麦沟村也在变化。最近应本地友人之邀去东大麦沟村,天蔚蓝,山青青,树也泛青。村口立着一块大石头,正反两面都雕刻着“东大麦沟村”五个红色大字。村碑东边是牌坊,背面有副对联,亦是上书两行红色字体:“在家温良恭俭让,出外仁义礼智信。”横额:“高凤流麦。”村口西边是一个manbet化广场,有草坪,有健身广场,也有manbet化石头。manbet化石头图manbet并茂,正面刻画表现的是李白与元丹丘一起喝酒时写的长篇诗歌《将进酒》,背面刻画表现的是高凤流麦读书的历史记载的故事。有了高凤流麦的故事,有了李白《将进酒》的诗篇,麦香、书香、诗香、酒香就在东大麦沟村上空飘散开来,就像过去乡村村庄上空飘散的炊烟一样,亲切耐品,韵味悠长。

正在村子里游转,忽见几位老太太有说有笑地迎面走来,友人急忙迎向其中一位又瘦又小的老太太向我们介绍说:“这是我妈。”身材高大的他轻揽着老太太的肩头,其亲切状犹如幼时扑进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,母子相融的亲情,让人感动。这是这个周末我在东大麦沟村看到的最为动人的画面。友人说,母亲老了,但她不愿到城里住,因为现在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了,白天她和村里的老太太们一起跑着玩,晚上就在灯火通明的村manbet化广场上跳老年舞,生活过得有滋有味,精神头可足了!

老青山依旧在,漂麦河依然流。东大麦沟村,麦香与书香已经在这里氤氲了两千年,纯朴的乡风与厚重的manbet化交织在这里,使这个村庄具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——培育人生健全的人格,追求人生朴素的价值。有时候,低于尘埃的人生态度,却有可能开出最美丽、最馨香的花朵!

我相信,东大麦沟村,这个以麦香与书香作铺垫的村庄,一定会越来越美丽,也一定会走出越来越多的有理想的manbet化人。

相关manbet章

manbet学百科